第二,汽车未来绝对是一个时尚的产品,它跟手机一样,最终肯定转化成一个综合的工具。时尚的东西的做工、模具,钣金工艺就非常关键,造型也非常关键。
第三个,就是电动汽车领域。比亚迪在电池、电机、电控方面,至少领先行业两、三年。
总的来说,比亚迪已经占领了三个制高点了,一个是整车开发工艺研发流程的制高点;一个是模具的制高点;和电动车电动化方面的优势。
最后,我想跟大家再分享一下比亚迪的特点。
第一,比亚迪是一个有理想、有梦想的企业。我们有三大梦想:第一个是新能源。第二个是储能电站,储能电站是我们比亚迪最早的产品,也是最核心的。第三个是电动汽车。不一定能实现,但在往这个目标迈进的过程是很好的。
比亚迪的第二个特点是有技术底蕴。比亚迪是一个注重技术整合的企业,从化学到电子零部件、到橡胶、模具、再到汽车整车的碰撞安全,跨度很大。像王传福总裁,他从来不问关于营销的事情,天天跟工程师琢磨技术问题,这是他的快乐。所以比亚迪的技术背景是非常的浓厚的。
比亚迪进入汽车行业的七、八年确实收获了很多。我相信今后比亚迪会给大家一个更好的答案,对得起大家的关心、关注和支持。我就讲这么多,谢谢大家。
现场问答:
提问:在比亚迪的远景目标中,电动车和传统动力车的比例会是多少?
夏治冰:比亚迪希望希望未来能够消灭传统动力车,可以说比例是100:0,这是我们的梦想。
提问:什么时候能达到这个目标?
夏治冰:这有一个过程,我相信未来两、三年,电动车的比例会越来越高。
提问:在北京实行限购实施后,从今年年初到现在,北京自主品牌新车上牌的总数只有不到一千辆,我想问您怎么看待自主品牌在今后的限购政策中的发展?
夏治冰:我相信以后不单单在北京,其他的省份或者城市也会出现这个趋势。受到政策影响的不单单是自主品牌,我相信合资品牌的发展也一样受到限制,像原来一个月大概是8万辆,一年大概是80万辆左右,一下降到月销两万辆。这个问题就相当于蛋糕小了,有限的资源你怎么去分现有的蛋糕的问题。
对比亚迪来说,还有一个更好的预期和希望,就是国家政策是倾向于新能源汽车的。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是有信心的。
如果其他的城市也是限制汽车消费,但不限新能源汽车,那对比亚迪来说更是一个利好消息。
提问:比亚迪之前说过要做世界第一,不知道比亚迪汽车有没有忘记这个梦想,大概什么时候能够实现这个梦想?
夏治冰:我们确实说过,时间预期是在2025年。提出来的时候是我们从心而发,但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。我们提出这个目标的初衷不是要挑战同行,只是想激励自己的团队。
提问:您刚才谈到今年下半年会积极布局北京汽车市场,有哪些具体的举措呢?之前比亚迪在北京市场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?
夏治冰:在北京,我们原来有二十几家渠道,是自主品牌里面最高的,但是跟合资品牌比起来不算高。月销量曾打到三千辆,,限牌后掉到两、三百辆。所以目前在对渠道品牌做清理和退出。
另外也在积极准备电动车领域,包括产能的准备。当然我们也给国家各有关部委送去电动车试车,让他们了解这个产业,和产品的进步。
提问:比亚迪是电池方面的专家,电动汽车在市场上普及的最大的难点是什么,为什么现在普及不了,为什么卖的量这么少?电动汽车是不是传统能源车目前最好的替代产品?
夏治冰:我认为现在最大的难点在于成本,太贵了,有将近10万块钱的差价。所以与消费者的使用诉求是有很大的距离的。这也是为什么前期需要国家政策推动力。
续航能力也是解决成本的一个方向。最早我们的思路就是,出来充一次电最少要跑300公里。现在看,300公里其实是可以作为一个配置,你可以做不同的配置,50公里、80公里、100公里、200公里、300公里。不同的配置,不同的价格。当然他就承担不同的成本,这是我们小型电动车的计划。
提问:比亚迪有没有信心在多长时间内可以把成本降下来?
夏治冰:这个确实是,国家补贴不可能长久的,可能也就是两、三年,2013年以后就截止了。我们还在摸索中。